骨科
發(fā)布時間:2014-07-22
俗話說“高枕無憂”,其實不然。從醫(yī)療角度上看,長期睡眠使用過高的枕頭,能夠誘發(fā)頸椎病或形成習慣性落枕。人的一生當中,大約有1/4~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所以,枕頭的高度是否合適,對人體的健康具有很大的影響。
正常人的頸椎,從側面看,其外形有個向前凸出的生理曲度,它不僅能保證頸椎外在肌群的平衡,也能緩沖人體運動時從下肢傳導向上的震蕩,對顱腦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長期使用高枕,頭部前傾,頸曲就會減小,甚至變直,即可導致頸部軟組織勞損,易形成慢性頸肩痛或習慣性落枕。久而久之,頸椎骨關節(jié)失穩(wěn),就可能發(fā)生退行性改變,其相應部位即會形成骨刺,可對脊髓、血管和神經產生**或壓迫,出現(xiàn)頸肩痛、上肢麻木、頭暈或走路不穩(wěn)等頸椎病癥狀。
因此,高枕并非無憂。不論是頸椎病患者,還是健康人,睡眠時都不應使用高枕,應使用合適的枕頭睡眠,保持頸椎的生理性前曲,預防頸椎病的發(fā)生。
什么樣的枕頭合適呢,先是枕頭的外形,橫截面要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或稱啞鈴型為佳;而側面看,應該是一個貼合頸椎生理曲度的弧形。枕頭中間凹陷的部位高度為自己的拳頭立起來那么高,兩側突起的部位相當于自己一側肩膀的寬度。這樣,人在平臥位的時候,頭枕在凹陷處,可以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能夠使頸項周圍肌肉韌帶及頸椎小關節(jié)處于較佳的松馳狀態(tài),使之能夠消除疲勞,以得到充分的休息調整。兩側的凸起還可對頭頸部起到相對制動與固定作用,在側臥的時候,頭枕在一側的凸起部位,頸椎仍然能夠保持正直。
其次,枕芯的填充物也是影響枕頭舒適度的一個重要因素。過硬的枕頭受力不會變形,因此舒適性差,而過于松軟的枕頭,在睡眠過程中,枕形不易固定,不能對頭頸部形成有效支托,達不到保持頸椎生理曲度的要求。理想的填充物,比如蕎麥皮或者木棉,由于其輕而松散,容易塑型,可以依據個人頭顱大小及頸部長短而決定枕形及高度。
枕頭放置的位置也有講究,適合頸椎曲度的枕形,應該沿頸椎曲度到頭后枕部形成高隆的曲度,這樣才能夠保持和適應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如果將頭后枕部枕在枕頭的至高處,頸椎懸空,頸椎形成過度屈曲,頸周肌肉、韌帶、關節(jié)束處于緊張狀態(tài),椎動脈的通路受阻,可出現(xiàn)睡醒后頸項僵直、頭昏、乏力的現(xiàn)象。而枕頭墊的過于靠下,頭部空在枕頭外,呈下頜上揚、頸部后伸的姿勢,也不是一個舒適的**。正確的位置應該是,枕頭弧度的至高點正對脖子正后方,而和后枕部相接觸的部位就應該低一些、軟一些,起到輔助作用,使得頭部和肩部都得到枕頭的支撐。枕頭的較佳長度則是超過自己肩寬10~1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