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講堂
發(fā)布時間:2013-01-30
新輔助化療是指在手術或放療的局部治療前,以全身化療為乳腺癌的第一步治療,然后再行局部治療,局部治療后繼續(xù)擬定的化療,新輔助化療是與乳腺癌術后輔助化療相對而言得名的,還曾用過術前化療、初始化療和誘導化療等名。新輔助化療的發(fā)展過程和應用 自20世紀70年代,新輔助化療用于不可手術的局部晚期乳腺癌和無遠處轉移的炎性乳腺癌。80年代后期,對腫瘤(T>5cm)可手術的乳腺癌,經(jīng)新輔助化療后腫瘤明顯縮小,降低臨床分期,提高了保乳手術的成功率,隨著對乳腺癌從發(fā)生起便是全身性的,早期乳腺癌手術切除范圍的大小,對病人預后影響不大的觀點進一步認識,人們更注重乳腺癌的全身治療,近年來進一步將新輔助化療的適應癥擴展到任何需要術后輔助全身治療(化療、內分泌治療)的患者,都應是輔助化療的適應癥。
新輔助化療的好處 :
(一)新輔助化療不但使手術易于切除,更使不可切除的腫塊變?yōu)榭汕谐?,顯著的提高了對腫瘤局部的治療效果,同時,提高了保乳手術的機會。
(二)據(jù)資料表明在乳腺癌初診的病人中有大多數(shù)已存在周身的微小轉移,處于亞臨床轉移狀態(tài)。只有通過全身化療使周身亞臨床轉移灶得以控制的情況下,病人的生存率才會有提高。
(三)手術將原發(fā)腫瘤切除后,會促使轉移灶腫瘤細胞的倍增時間縮短,腫瘤訊速增長,同時耐藥細胞數(shù)增大,新輔助化療可防止腫瘤細胞的增殖及耐藥細胞的產(chǎn)生。
(四)新輔助化療可觀察到化療前后腫瘤的大小、病理學及生物學指標的變化,直觀地了解到具體腫瘤對所給化療藥物,方案是否敏感、有效,準確可靠,是難得的體內藥敏實驗,若化療藥物不敏感,可及時調整、更改化療藥物及方案。
新輔助化療的方案 所有用于乳腺癌術后輔助化療和治療轉移性乳腺癌的化療藥物和方案都可作為新輔助化療方案用。大量的臨床隨機試驗證明,含蒽環(huán)類的聯(lián)合化療效果高于CMF方案,尤其對Her-2陽性者。根據(jù)輔助化療試驗結果,對淋巴結陽性乳腺癌, 加用或序貫用含紫杉類的聯(lián)合化療高于含蒽環(huán)類的聯(lián)合化療,可增加原發(fā)腫瘤的臨CR、病理CR和保乳手術的成功率,紫杉類藥物的問世,為乳腺癌的新輔助化療開拓了新的前景。
新輔助化療用幾個周期為好呢,尚無共識標準,,取決于乳腺癌病期以及新輔助化療的目的,通常用3-4周期,有效率介于50%-70%。
新輔助化療的優(yōu)點很多,被很多人所認可,但其也存在弊端,如新輔助化療對腫瘤不敏感,會使患者浪費治療時間。總之,新輔助化療是乳腺癌綜合治療中重要的及有效的方法之一,使很多患者從中受益,這是人所共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