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新聞
發(fā)布時間:2014-04-22
3月11日,我院新生兒科接收了一位體重只有1.37公斤的小患兒。新生兒科靜脈營養(yǎng)是早產(chǎn)低體重兒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治療手段,也是危重兒、喂養(yǎng)不耐受及需要禁食的胃腸道病癥的新生兒維持生命的重要治療措施。而治療中不僅僅是靜脈營養(yǎng)高**性,還有血管活性藥物以及一些強**性的抗生素藥均有強**性特點,對血管可造成嚴重損壞,液體滲出可致皮膚壞死,增加了穿刺難度和患兒的痛苦,已成為臨床治療和護理急需解決的難題。這類患兒往往住院時間長達數(shù)月,隨著患兒住院時間的增加,靜脈穿刺的難度不斷加大,對臨床護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擾。為使該患兒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3月13日醫(yī)院新生兒科護理秘書廖靜在省級醫(yī)院護士長的指導下為該患兒成功進行經(jīng)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置管術,目前該患兒正在進一步的護理觀察中。
PICC置管術在我國已開展多年,在腫瘤化療、腸道外營養(yǎng)及危重病人搶救等諸多護理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它是利用一根長長細細且柔軟可以彎曲不易打折的導管,從外周大靜脈置入到達心臟附近的大血管,并將導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為需要中長期輸液或輸注**性藥物的病人提供靜脈通道。但是其操作過程較復雜,技術水平要求高,且存在一定風險。我院新生兒科首例PICC置管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我院新生兒科專科護理技術水平又邁向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