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新聞
發(fā)布時間:2022-04-03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應該是相濡以沫,白頭到老。
在疫情里,最美的愛情是什么模樣?那些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的CP——夫妻,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他們都選擇“逆行而上”,不同的崗位 ,同樣的堅守,對他們來說,有一種浪漫是抗疫路上的相互陪伴,有一種牽掛是戰(zhàn)疫間隙互道平安,有一種驕傲是伉儷同心奮戰(zhàn)一線。
徐舒雙夫妻:無論多晚,都要微信互報平安
徐舒雙,患者服務中心護士,丈夫李航,檢驗科臨檢組組長。
疫情發(fā)生后,徐舒雙第一時間申請前往新建,奔赴在抗疫戰(zhàn)場上。有時候核酸采集點太遠,來回乘車需要3個小時候左右,采集完回來經常已是深夜,徐舒雙說:“其實我們不擔心工作到深夜,但擔心刮風下雨,咽拭子、帳篷容易被吹飛,居民還和我們一起淋雨”。
丈夫李航則選擇出征方艙,負責方艙醫(yī)院內儀器的調試,“檢測結果的精準離不開儀器的調試和人機的磨合”李航告訴我們,為此,他與同事們一起不眠不休連續(xù)奮戰(zhàn)了近兩天,完成了檢測設備的調校工作。在方艙醫(yī)院開艙后,他轉戰(zhàn)PCR實驗室,協(xié)同市疾控的同仁為艙內患者做核酸檢測,“看到標本由陽性轉為陰性的那一瞬間,是我最開心的時刻。”
由于分隔兩地,無論多晚,夫妻倆都會在微信里互相報一聲平安,鼓勵對方一起加油,這或許是這對“抗疫夫妻”最浪漫的行為了。
余凡超夫妻:我們一起經營家庭,一起抗擊這場疫情
余凡超,檢驗師,妻子楊柳,公安系統(tǒng)內勤人員。他們是90后警醫(yī)之家,疫情當前,并肩作戰(zhàn)是守相偕里最美的樂章,是相知相依里最動聽的表白。
夫妻二人家住在新建區(qū),3月16日,片區(qū)被劃為“嚴格管控的重點區(qū)域”,實施封控管理,還在上班的他們無法回家了,夫妻倆干脆就住在單位,“醫(yī)院人員緊張,這樣我們隨時能頂班”,夫妻倆想法一致,說干就干。
3月23日,余凡超轉戰(zhàn)方艙醫(yī)院,為了做好開艙前的儀器設備調試,他與時間賽跑,和同事們一起奮戰(zhàn)近48個小時,當我們問他累不累的時候,他說:“累,但值得”,短短幾個字,飽含了醫(yī)者仁心。
現(xiàn)在,他們一個堅守欣悅湖方艙醫(yī)院,一個堅守在小區(qū)卡口點執(zhí)勤。由于工作時間不一致,兩個人很少能有空聊天,妻子楊柳說:“我們一起經營家庭,一起抗擊這場疫情,為國家和家庭付出,這種感覺真好”。
李芳芳夫妻:總有人在默默愛你
李芳芳,消化內科護士,丈夫和公公都是稅務局的基層干部。疫情發(fā)生后,丈夫與公公積極響應單位號召,毅然決然地投入到一線疫區(qū)的工作中,婆婆在家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而李芳芳則選擇加入醫(yī)院核酸采集隊,馳援新建區(qū)。
在抗擊疫情的日子里,他們一家人互相支持、互相鼓勵。為了不影響她工作,丈夫每天會給她留言,講講家中的情況。對她而言,這也許就是默默支持的表現(xiàn)。
在采訪中,芳芳還和我們分享了一個小遺憾:在一個鄉(xiāng)鎮(zhèn)采集核酸時,有一個奶奶在采集結束后又默默返回來排隊,覺得奇怪,原來是在采集過程中,聽到幾位隊員還未吃午飯,于是帶了蘋果送給了她們,由于穿著防護服沒辦法拿,村干部幫忙放在桌子下的抽屜里,后來因為過于忙碌,走時忘記了拿……芳芳說;“雖然遺憾,但是那一刻的感動我永遠記得,總有人在默默愛你?!?/span>
羅小悅夫妻:婚禮延期,但幸福不會缺席
“請出征新建區(qū)核酸采樣人員緊急集合……”羅小悅,骨科護士,丈夫在外地上班,本打算近期舉辦婚禮,誰料接到出征通知,她不慌不忙,第一時間和未婚夫商量推遲婚期?!拔覀兾磥淼娜兆娱L著呢,疫情總會過去,等你平安回來,我們再舉辦結婚?!蔽椿榉虻睦斫馀c支持,讓她一掃心中后顧之憂。
“婚禮籌備了這么久,推遲了確實有點遺憾,但特殊時期,我要和同事們一起并肩作戰(zhàn)?!绷_小悅義不容辭選擇了上“戰(zhàn)場”。
隨著疫情的發(fā)展,羅小悅逐漸感受到工作帶來的壓力,但她卻總是微笑面對?!拔腋改负苤С治遥辉俣谖冶Wo好自己,未婚夫默默用行動支持著我,在后方為我提供后勤保障,現(xiàn)在推遲婚禮是為了今后更長久的廝守?!?/span>
婚禮延期但幸福不會缺席,婚紗、醫(yī)護服,同樣是白色,她選擇了后者,在疫情來臨時,她義無反顧地戰(zhàn)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章思敏夫妻:為人父母,都舍不得孩子生病
早出晚歸,各自抗疫,這是“95后”寶媽章思敏和丈夫周瑤當下的日常。章思敏,患者服務中心護士;丈夫周瑤也是醫(yī)院乳腺外科醫(yī)生。
“護士長,我明天可以上班”本該在家休假的章思敏深知科室人員緊張,防疫壓力大,毅然決定中止產假,回醫(yī)院上班。章思敏提前“歸隊”后,始終和科室其他工作人員“戰(zhàn)“在一起,從沒有搞“特殊”,白加黑地干,她從不含糊。
面對疫情,丈夫周瑤同樣選擇出征方艙醫(yī)院,在方艙醫(yī)院開艙后,當看到兩個小姐妹來到新環(huán)境后,有緊張的情緒,為了幫助孩子快速融于新環(huán)境,周瑤主動上前與孩子溝通,手牽手帶孩子挑選娃娃,“為人父母嘛,都舍不得孩子生病”在采訪中,周瑤告訴我們。
我們相信,他們的故事,只是無數(shù)抗疫家庭的一個縮影。在疫情這場“大考”之下,他們家庭都選擇在不同的崗位,以小家之合力守護“大家”的平安,詮釋著何為“逆向奔赴”的愛與堅守,用執(zhí)著與堅守書寫著名為“擔當”的答卷。疫情總會過去,陽光一定會到來,愿這群最可愛的人能早日團聚,擁抱彼此!